雩山客家

雩山客家

客家祖界—雩山

乐安是一座千年的古邑。乐安建县于南宋绍兴十九年(公元1149年),迄今有800多年历史。“千古第一村”雩山流坑村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乐安雩山“傩舞”是至今唯一幸存的最古老的傩仪和傩舞之一,2006年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何谓客家

著名客家学者罗香林先生在《客家研究导论》开篇中写道:“南部中国, 有一个富有新兴气象特殊精神、极其活跃有为的民系,一般人称他们为’客家’,他们自己也称’客家’。他们是汉民族里头一个系统分明的支派。”为此,他花了大量笔墨来论证客家民系与中原汉人的血统联系,从血统方面论述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支系,客家人是历史上渐次南迁的中原汉人。

客家学者从血统、方言、地域、文化等多维度对客家概念进行界定,尽管观点各不相同,但对于什么是客家人,大体在以下4个方面是有共识的

   第一,历史上从中原地区渐次南迁到赣南、闽西、粤东北边区,或再从赣闽粤边区迁往海内外其他地区的汉族人。
   第二,会说客家方言。
   第三,在生活习惯、民间礼俗、信仰崇拜等方面,具有客家文化的共性。
   第四,具有客家认同意识,即自我承认是客家人。只有具备上述4个条件,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客家人。

   第二次大迁徙在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和东晋“五胡乱华”时期,中原士族百姓,纷纷跨黄河、渡长江,一部分逐渐迁到安徽和江苏的长江两岸,另一部分则迁往江西北部,再溯赣江而上,来到赣南地区,有的甚至迁到赣闽交界处。
   第三次大迁徙在唐代末年,黄巢起义军的征战波及长江中下游各省,使客家先民再次迁徙至江西东南部和福建西部,还有一些则进入广东东北部。
   第四次大迁徙是南宋末年,因蒙古铁骑南下,定居江西、福建的客家先民,一部分迁入广东东北部。

客家是一个多神信仰的民系,可谓”神佛漫天飞”,多神、杂神崇拜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客家信仰的有佛门]的菩萨、罗汉,也有道家的仙师、鬼神,还有祖先亡魂、地方神明,主要有观音崇拜、许真君信仰、三山国王信仰、妈祖信仰、定光古佛信仰等。

如今,丰富多样和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撒播在世界各地,成为海内外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纽带。随着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这艘“航母” 的推动,海内外千万客家同胞更加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弘扬客家文化,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此后,有的学者试图跳出罗香林的中原血统论,对客家进行重新诠释。如嘉应学院的房学嘉教授就注意到客家文化中含有大量的土著文化因子,由此认为客家是以土著人为主的民系。华东师范大学的王东教授则抓住“最能代表客家这个族群本质特征的”客家方言,重新界定客家的概念以及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认为”客家” 是一个”客家方言群”。
   马来西亚学者梁肇庭运用西方人类学族群理论,和施坚雅的区域系统发展周期理论,认为客家人是唯一不以地域命名的汉族民系,而是一个全球性的离散族群。福建师范大学的谢重光教授则直接否定罗香林先生的血统论观点,认为客家是一个文化概念,而不是一个种族概念。

客从何来

雩山客家人是从中原地区辗转而来的汉族人。那么,客家先民从何而来,究竟经历了几次南迁?有的学者认为客家人经历了5次大迁徙,代表性学者是罗香林先生;也有的学者认为是经历了6次大迁徙。分歧在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 为防止南方百越进犯,便派屠椎、赵佗率领50万大军南下,这能不能算客家先民的第一次大迁徙?
   “5次说” 的学者不提这次迁徙,而”6次说”的学者则认为,正是这批人构成了客家人的最早祖先。

   第五次大迁徙在明末清初,因闽粤赣边区的客家大本营山多田少,人口持续增长,朝廷实行移民政策,客家人积极响应,大举南下、西迁。南移者,迁入珠江三角洲及广东西部一些沿海地区。
   第六次大迁徙发生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广东台山平、四会等地因客家人口激增,与当地居民的矛盾日益加剧,最终酿成土客大械斗,清政府为调解和平息械斗,将广东西部一带的客家人迁至信宜等粤西山区和雷州半岛,以及广西合浦、钦州和海南岛等地。关于客家迁徙运动,最有影响力的还是罗香林的“5次迁徙说”

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事象是客家文化特质的外在表现,这种文化事象表现在客家传统民居、饮食、信仰、语言、服饰、精神等方面。
    客家民居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 其中主要是府第式民居,客家民居的基本类型是“四扇三间”,客家民居的最高境界”九井十八厅”,后来发展到具有地域特色的民居,赣南方形的围屋、闽西圆形的土楼、粤东内方外圆的围龙屋以及五凤楼、马楼等。

客家菜的主要特点是油重、 味咸,讲究酥软香浓、朴实大方,中尤以盐煽鸡、荷包胙、梅干菜扣肉、青蒜焖肉、牛肉丸等最具客家风味。每逢过年过节,或举办婚嫁、过寿、孩子满月、葬礼等红白喜事,主家热情招待,摆出“四盘八碗”或“四盘十二碗”的筵席,以各种客家传统风味佳肴,宴请亲朋。

客家方言是中国八大方言之一,客家先民最先操河洛雅音,后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吸收了当地的吴楚方言,产生了新的次方言“江淮

官话”,这是今日客家话的源头。后客家先民再次南迁,进入江西、福建、广东等地,又不断吸收了古越语、畲语和赣方言、粤方言、闽方言,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客家方言。在客家精神方面,一般认为,客家精神包含开拓进取、艰苦奋斗、教重教、尊祖爱乡、海纳百川等五个方面。